周开强,今年36岁,现任中煤矿建特凿公司龙湖机厂电焊班班长。他2010年参加工作,在焊工这个岗位上,他一干就是14年,每天与钢板打交道,与弧光为伴,与焊花共舞,以诚实、耐劳的秉性和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,把自己的成长和特凿事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,用青春和热写新时代最美华章。
刚参加工作的周开强在接受完岗前教育、培训后,被分配到了焊工班组,看着被分到铆工组的同事拿着一沓沓图纸,分到电工班组的同事身上挂着五大件,而自己却拿着沉甸甸的电焊面罩,面对着刺眼的焊花与弧光,顿时一种失落、委屈涌上心头,也曾有换工种的想法。在厂领导和各位前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,他迅速调整了心态,坚定了甘做特凿事业的一块砖螺丝钉的思想,从此,他立足岗位,脚踏实地,刻苦钻研,用实干彰显担当,用奋进书写精彩。2018、2020年度连续两届在龙湖分公司电焊工技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,在2021年和2023年又连续两届获评公司电焊工首席技师称号。
宝剑锋从磨砺出,荣誉的背后,凝聚了周开强同志坚持不懈的学习与持之以恒的操练。作为小学员的周开强参建的第一个钢板井壁制作工程是平顶山项目,看到老师傅们焊得又快又好,自己焊得却像个流星锤,他急了,一向不服输的性格促使他暗下决心,这个工地完工前一定要像老师傅们焊得一样好。接下来,我每天提前到工地,用试板尝试不同的焊接参数,焊接手法,休息的时候虚心向老师傅请教经验,查找自己焊缝与老师傅的区别,收工后再翻阅《焊接技术》《焊工工艺学》《金属学基础》等理论书籍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仅用半年时间,他的焊接技术已经可以与老师傅们相媲美了。
电焊工这个专业一直以来就是吃苦性强、工作条件差的工种,长期受到焊光的辐射和烟尘的熏扰,眼睛易干涩疼痛,皮肤反复脱皮。明知电焊工作很苦很累,可他却乐在其中,通过认真摸索与钻研,周开强在技术上进步明显,电焊的实操能力日益增强,尤其对气体保护焊、手工电弧焊等操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,更是擅长气体保护焊、手工电弧焊、氩弧焊、气割等多项焊接技术。焊机坏了,找周班长;焊不了的焊缝,找周班长;弄不明白的地方,找周班长。在不知不觉中,他成为职工中无所不能的小能人。
一支竹篙难渡海,众人开桨划大船。周开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操作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同事们,先后培养3名焊工人员,并逐步成长为龙湖分公司的技术骨干。
2021年,他带领班组到可可盖项目部现场制作法兰盘和钢板井壁,由于工期非常苛刻加上人员少,大伙都觉得在规定工期内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事。在巨大的考验面前,生性不怕吃苦不愿服输的周开强,决心再苦再难也要挑战眼前的困难。为了凝聚班组力量,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,他经常性同班组成员交流思想,在具体工作分配上,他主动承揽难度大、强度高的工作,同时带领大家攻克焊接难题。他带领所有电焊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,每天晚上回到宿舍累得连洗澡的劲都没有,直接倒头就睡着了。三个月的时间里,他所带领的班组整体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,实现了效率效能的双赢。
2022年8月份车间又接到了大钻机钻具加工的任务,他参加了厂里多次召开的钻具加工研讨会,感受到了厂部对钻具加工的重视程度,也了解了此次钻具加工的难度系数。在钻具加工的过程中,很多尺寸都要求的比较精确,为了解决焊后收缩和焊接变形,周开强和他的同事一起,通过微调下料尺寸,提前做好焊接反变形,制定科学的焊接工艺,保证了焊后误差在规定的范围内,避免了二次精加工,为公司节省了10万余元。那些日子,他沉溺其中,乐此不疲,真可谓是披星戴月,废寝忘食。
参加工作的14个年头里,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员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,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变成一个不爱回家的父亲,他也有对父母、妻儿的愧疚感,但他更有勇于有梦,用无畏的勇气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精彩回忆,用成功成才为父母赢得荣光,用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的决心。在父母和妻子的支持下,他迈着坚定的步伐,踏着新起点,朝着新目标努力前行。
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了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和越困难、越向前的拼搏精神,正是这种精神时刻鞭策着他,让他奋进,实现着不断超越,为特凿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。
总编辑:李光荣副总编:韩一凡顾问:王成祥、王金星 主编:欧阳宏编辑:杨建华(网站监督)、黄永维、曹田升、陈茂春档端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