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军异常强大的空地火力优势下,志愿军之所以能守住上甘岭,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坑道工事。可以说自从有了坑道工事,美军再也攻不下志愿军守卫的阵地。
有人说坑道工事不就是在地下挖个洞,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?志愿军的坑道可不是挖个洞那么简单,按照现代的流行说法,坑道应该算是一个连通地下和表面阵地的综合性防御体系,不但可供藏兵、存放作战物资,还是步兵的战斗堡垒。
敌人的坑道真就是一个洞,而志愿军的坑道更像蚁穴,每个阵地至少有一条或数条主坑道,每条主坑道又有好几个出口,战士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阵地的各个位置。
万一敌人突然攻上来,不会把我军全部堵在坑道里。而且为了防止敌人破坏坑道,各个出口不仅挖成多道弯、设置机枪火力点,还可以相互用火力掩护,
其实,坑道并不是志愿军的独家专利,人民军、美军、南韩军都会挖,但能将坑道工事运用得出神入化的,当然还要数我们志愿军,因为我们有高人指点,这位高人就是工兵专家王耀南。
王耀南是人民军队的工兵第一人,革命资格非常老,是最早的儿童团员之一。王耀南1911年出生,江西萍乡人,5岁开始学习祖传的烟花制作技艺。
萍乡是中国传统烟花之乡,很多家庭世代传袭烟花鞭炮制作技艺,王耀南学得比其他孩子更用心,没几年便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,同时也为他的辉煌一生打下坚实基础。
在万恶的旧社会,手艺好却不一定能过上好日子,光靠制作烟花鞭炮,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人。于是在10岁那年,王耀南随父亲去一家煤矿当爆破工,小小年纪便不得不从事配药、点炮等危险工作。
在煤矿的这几年里,王耀南不但使爆破技艺得到磨炼,还接触到领导的工人运动。1922年4月,王耀南成为首批儿童团员,并在9月份参加了安源大罢工。
作为最早起来斗争的无产阶级,王耀南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礼,无法再忍受这种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,毅然投身革命,加入秋收起义队伍,跟着上了井冈山。
草创期的工农红军什么都缺,尤其是像王耀南这样的专业人才,他被任命为特务营的排长,负责配制土炸药等工作。王耀南并不满足于此,一有空就钻研各种工兵技术,终于成为首屈一指的红军工兵专家。
1929年2月,王耀南与其他工兵一起搭建了红军第一座浮桥,使红军强渡湘水成功。1933年11月红军攻打沙县时,王耀南带领成立不久的工兵连,用坑道爆破方式炸开城墙,使红军全歼了守军一个旅,红军总部为此授予他二等红星奖章。
1934年10月,王耀南奉命率工兵营在苏区南端的于都搭建浮桥,他和工兵们跳入冰冷的河水里,确保每一块构件有效,让8万多中央红军安然过河,顺利踏上了长征之路。
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外,红军面临的最主要障碍便是大大小小的河流,湘江、乌江、大渡河、赤水、金沙江等等数不胜数。只要有条件,王耀南的工兵营都会尽快搭起浮桥,为红军争取宝贵的战机。
王耀南和他的工兵营可以说是长征的幕后英雄,帮助红军克服了数十道水障,纵横两万五千里。他们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,却是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要素。工兵营为此付出代价也是沉重的,到达陕北时,他们只剩下一个连的兵力,大部分人都倒在了长征路上。
抗战前期,王耀南根据日军严重依赖铁路公路的弱点,建议通过破坏正太路等交通线,以达到打击、削弱日军的目标。八路军总部批准了他的建议,下令在华北地区发起破袭战。这场战斗越打越大,最后统计有105个团参战,史称“百团大战”。
抗战中后期,王耀南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地雷,因为地雷的制作工艺简单,材料来源广泛,普通战士和民兵稍加培训,即能掌握地雷使用技术,特别适合抗日根据地的防御战斗。
国民政府一开始发了一些地雷给八路军,但没多久便终止了供应,王耀南只好自力更生,用各种简易材料制造地雷,然后向各根据地推广技术,帮助各地方的八路军掌握生产和使用地雷。
地雷不光是要炸得响,安全性也同样重要,绝不能在不该炸的时候爆炸。王耀南在这方面没少下工夫,一边提高炸药、引信的安全性能,一边加强对干部战士的培训工作,避免误炸群众以及饲养的牲畜。
王耀南还经常带着战士演练地雷攻防战术,也就是设置诡雷,利用村落、房屋里各种意想不到的空间布雷。军教片《地雷战》里的不少诡雷,从根子上讲,就是王耀南等人琢磨出来的。
有了地雷战,地道战自然也少不了,王耀南提出过平原根据地挖地道的建议,并且综合各地的地道战经验,逐步形成了构筑地下防御体系的观念,后来在朝鲜战场派上了大用场。
全国刚解放时,王耀南积劳成疾,只能在医院休养,因而没有被派往朝鲜。运动战阶段对工事的要求相对较低,志愿军大多采用机动防御战术,很少死守一个地方。
即便如此,志愿军仍然领教了美国人超乎寻常的空地火力,守住阵地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。据统计在第五次战役后期,美军每发射40发炮弹便能杀伤一名志愿军,导致第五次战役时志愿军伤亡暴增。
而美军一次连级规模的进攻,往往要发射一万多发炮弹,像983高地之战,美军9天打了36万发炮弹,把志愿军的阵地炸得比月球还要荒凉,这就是“范弗里特弹药量”。
进入阵地战阶段,正是美军发挥火力优势的好时机,如何以较小的代价守住阵地?已经成为志愿军不得不克服的难关。再次想到了工兵专家王耀南。
1951年9月,心忧前线炸的毛主席与这位秋收起义时的老部下谈了好几个小时,王耀南随即前往朝鲜前线,考察各部队的防御工事及实际地形,终于对美军的强大火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。
当时有些志愿军部队已经在构筑坑道,但实际效果还不够理想,仅能防炮防空袭,没有作战能力,容易被敌人破坏。这不能怪战士们偷懒,因为朝鲜的山很多是石头山,光靠人力很难挖深。
王耀南向上级提出申请,从苏联进口了数百台空气压缩机,给前线部队配备气镐,终于具备了大规模修筑坑道工事的条件,地下长城正式全面开挖。
战士们先用气镐在石头上打出炸药孔,然后装入炸药实施爆破,最后清理掉碎石即可。如果没有风镐和压缩空气机,战士们只能用钢钎一点一点抠出炸药孔,效率会变得非常低。
志愿军挖坑道是全军性的工作,没有步兵和工兵之分,坑道挖得越深越牢固,活下来守住阵地的可能性就越高,因此战士们挖坑道的积极性很高,比打仗还要卖力气。
到战争结束,志愿军在对峙前线和纵深地带,还有朝鲜东西两岸,一共挖出上万条坑道,总长1250公里,各种堑壕、交通壕有6200多公里,堪比万里长城。有人说,整个三八线以北的山体都被挖空了,就算美国人扔都没用。
志愿军对坑道的要求有“七防”,防毒、防火、防寒、防潮、防空、防炮、防雨。还把抗战时期的地道战和坑道结合起来,能藏、能住、能打,变成战斗式坑道,真正做到了“善守者,藏于九地之下”。
15军能守住上甘岭,与完善的坑道有极大关系。表面阵地暂时失守后,主坑道里聚集了多个连队的战士,来自先后投入反攻的各连队,由于上甘岭与后方的通道被敌人封锁,如果没有坑道,他们必定会牺牲。
坑道不仅能保命,更是战斗的堡垒,各坑道的党组织把战士们重新编组成新的战斗团体,在夜间依托坑道袭击敌人,使敌人始终无法巩固阵地,展开下一步攻势。
当敌人感受到坑道的威胁后,便想尽办法予以破坏,王耀南设计的战斗式坑道在这时候起到了关键作用。洞口足够深,又有拐弯和火力点,机枪、手榴弹、火焰喷射器都破坏不了。
光挨打是不行的,志愿军战士既可以从其他洞口绕过来,打击敌人背后,也可以呼叫远程炮火支援,将敌人赶跑。即使偶尔有洞口被炸塌,由于洞口和通气孔都不止一个,里面的战士不会感到窒息。
当志愿军反攻时,坑道部队熟悉地形和敌火力点分布,又埋伏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,能很好地配合反攻部队,大大降低了收复阵地的难度和伤亡。
总之,在王耀南和广大志愿军战士的群策群力下,“范弗里特弹药量”彻底失去了作用,杀伤一名志愿军需要的炮弹数从40发上升到660发,这才有了上甘岭战役的伟大胜利。
有了完善的坑道防御体系后,志愿军阵地战期间歼敌53.3万,自身伤亡不足20万,敌我战损比远优于运动战期间,可以说只要我们愿意,没有守不住的阵地。
1955年,王耀南被授予少将军衔,退休前担任工程兵副司令员,为国防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。1984年11月3日,王耀南在北京病逝,享年73岁!